白银

中国白银发展史和发展历程

 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,我国逐渐成为重要的白银生产国,白银投资和消费不断增加,成为全球白银市场中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。白银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:

  统销统购(1949年-1983年)

  新中国成立后,国内百废待兴,为了稳定人民币,我国冻结民间金银买卖,严厉打击银元投机倒把活动。在此期间,国内白银基本上供不应求,需要从海外进口。此时白银供销采取统销统购,优先保证少数民族和国防等工业需求。

  加强生产(1983年-1999年)

  1983年,有色工业的管理从国家冶金工业部剥离,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成立,全国白银和伴生金的生产归有色总公司管理。有色总公司成立金银工作领导小组,强化全国金银生产的领导,相继争取一系列优惠政策:金银开发基金、外汇分成、专项贷款、地勘基金及减免税款等,白银生产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。

  全面市场化(2000年至今)

  2000年1月1日,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白银统销统购政策,白银市场放开,白银生产企业与用银企业产销直接见面,白银征收17%的增值税,取消白银制品加工、批发、零售业务的(银币除外)许可证管理制度。白银市场的放开促进了国内白银的生产、加工、贸易的发展。我国产银量不断增加,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白银市场。上海黄金交易所于2006年推出了白银业务,交易规模逐年扩大。白银已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重要的交易品种。2013年,白银交易量达43万吨。